合肥免費骨灰盒為什么會受市民冷遇?-樟樹市善為工藝品有限公司
“合肥市自4月1日起,實施5項殯葬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全民免費的新政策。新政實施兩天,合肥市共有51戶家庭獲得殯葬服務費用的減免,然而,只有12戶家庭選擇接受民政部門提供的免費骨灰盒?!蔽覀儊砀蠹姨接懸幌逻@個問題。 按照合肥市這項新政,殯儀館除了遺體接運、遺體冷藏、遺體火化、骨灰寄存免費,還提供免費的普通骨灰盒(價格300元以內)。依常理而言,這項惠及民生的惠民殯葬政策應當大受歡迎,這五項超過1000元的基本公共服務由政府埋單,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社會困難群體的喪葬需求,可以說若從節儉辦喪事出發,幾乎是不花一分錢處置了遺體, 問題很清楚,從中找出的答案也很明了:還是一個觀念問題,是傳統殯葬觀念左右了當下人們的殯葬行為和殯葬消費,至今還沿襲“逝者為大”、“隆喪厚葬”、“慎終”的喪葬習俗,將在死人身上多花些錢,把喪事辦得體體面面視為“孝道”而固守這個傳統文化。類似現象不僅在骨灰盒的購買上,在購墓上也出現相似問題。如傳統墓葬就受歡迎,哪怕花上幾萬元也要買個墓“入土為安”。至于一擲千金花上十幾萬、數十萬,甚至上百萬的票子,造大墓、豪華墓已屢見不鮮,而那些價格極為便宜,很經濟的草坪墓、壁葬甚至免費的樹葬、花壇葬卻少有問津,還有享受政策補貼的江葬、海葬、散撒葬也是鮮有人問津。那邊嚷著“死不起”、“葬不起”,這邊卻不愿“低消費”,偏偏在死人身上花大把大把的錢。這種殯葬消費中的“中國現象”不僅引來社會對殯葬行業不明究里的“瞎三話四”,還扭曲了政府推出的公益殯葬初衷,讓惠民殯葬成為殯葬主管部門的“一廂情愿”,導致殯葬服務單位“熱情遭冷遇”,成為殯葬行業和業界同仁心中一個無法理喻、無法理論的“糾結”。 為什么政府推出的這項施福于民的公益事、功德事不為人們看好、甚至逝者家屬不領這個情?作為實施這項政策的政府主管部門和殯葬服務單位,應當認真分析和探究問題的癥結所在,思考如何將公益殯葬真真切切落地,使得政府改善民生的好政策實實在在惠及民眾,讓國人共享殯葬改革發展的成果。 政策明明白白。如何讓惠民殯葬好政策為民眾所接受,使得惠及民生的公益殯葬普惠于民,筆者以為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促使政策加快落地:一是宣導,二是操作。 在宣導上,一些地方基本殯葬服務由政府埋單的好政策,并未為群眾所了解、所認識,有的甚至還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,主要是宣傳不到位、信息不對稱所致。對此,建議當地政府出臺惠民殯葬新政后,要及時將新政策、新規定、新辦法在第一時間通過電視、電臺、報紙及官方網站等媒體向社會發布這一信息,廣為宣傳做到家喻戶曉,讓全社會都清楚有這件好事。在操作上,各地殯儀館和公墓“要建立健全惠民殯葬政策公開公示制度,利用宣傳單、服務卡、公示墻等多種形式,將惠民政策實施內容、惠及人群、減免報銷方式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,主動向社會公開,擴大政策知曉度,不斷提高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主動性?!睔浽釂挝灰獙⒄呱蠅?,產品展示,突出公益殯葬產品,加強導向服務。在推行新政初期可由殯儀人員解說新政,積極推薦公益殯葬產品,主動引導民眾正確認識和接受公益殯葬,清楚辦理喪葬事宜中所能享受到的優惠政策,把這件關乎民生的公益殯葬好政策宣傳到位,實施到位。 殯葬惠民政策是實實在在的好政策,但是由于市民的傳統觀念在作祟,使得它不能很好的推廣出去,政府要做好宣傳。 |